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数码印刷

地图印制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创新的步伐大大加快,相对而言,单项技术寿命也大大缩短了,不少技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研究或使用就已经淘汰和失效。印刷新技术也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而且致命的是,数字印刷与电子出版方面的新技术尤其依赖于资本,这也严重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地图印制数字化中除了这个问题外,从技术层面看,目前主要突出表现为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技术支持跟不上      1.从业人员本身知识结构与操作技能方面的缺陷      在地图印制过程中,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本属两个专业,但地图印制数字化,使得这两个专业的界限愈来愈趋于模糊。一方面,对于地图制图者来说,除了需要掌握地图设计与制图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在制图中考虑诸如所制作的线画粗细和字体大小能否制得出印版,使用专色时的陷印设计怎么进行,印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网点增大对色彩设计的影响等问题。甚至还需要熟悉和掌握灰平衡、底色去除(UCR)和灰成分替代(GCR)的原理等知识,因为这些都是地图制图软件在提供给印前发排的数据文件中所必须包含的信息。另一方面,地图印刷者除了掌握地图发排、制版与印刷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发排前地图数据文件的制作软件与环境、地图数据文件的格式特点等,因为他们需要对发排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来源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快速确定修改责任和解决办法。像可变数字印刷(VDP),就要求印刷人员除了熟悉印刷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数据库,要懂得前端数据文件的提供者是如何创建和使用数据库的,未来个性化的短版印刷或按需印刷的质量完全取决于数据库中信息的质量。      目前在地图印制数字化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地图印前的发排环节,在印前出现问题时,由于在地图制图与印刷两个专业间存在一个盲区,找不出到底是谁的责任,而且双方均不能为对方提供一套全面的、操作性强的印前质量检查标准或清单。此外,对新技术的无知和对新的软硬件应用技术的生疏,又使他们存在着共同的新的知识盲区和业务技能方面的欠缺,这就使得这个阶段业务的技术支持乏力。众所周知,尽管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地图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但这绝不意味着从业人员不需要专门知识或可以降低对新技术认知水平的要求。比如色彩管理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了许多专门的CMS软件,但实施完整的色彩管理不仅仅意味着理解CMS软件的分色操作,也不仅仅意味着调校很多设备,它还意味着必须熟知和规范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输入、显示、处理、输出所用到的技术和设备。      2.软硬件供货服务商方面技术支持不足      多数软硬件供货服务商只追求短期收益,对于引进新硬件或软件的客户,他们只进行简单的短期培训。对于用户提出的使用方面的技术问题,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很策略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用户知其然但不能知其所以然,因为地图印前系统使用的通用软件并不是专为地图设计。至于让他们主动去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为其下一步该投资哪种技术或引进哪种系统更有利于现阶段的业务进行策划,尽可能经济地为其引进新设备,或为其进行量身定做个性化技术服务等,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比如:大多数数字印刷机的供货商只提供单次印刷的成本,而地图印刷用户更关心总体运营成本,这不仅仅包括耗材,还包括所有维护、备件和技术支持在内的费用。以NexPress数字印刷机为例,虽然其大部分备件都是按常规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换,但它还是与胶印机有着较大的区别,设备生产厂家建议在25万印左右时要更换有机光导体成像滚筒、传送滚筒。若按此计算,就意味着印刷业务繁重的NexPress机器,每个星期至少得更换一次成像滚筒和传送滚筒,而商家提供的单次印刷成本中,并不会将这些费用计算在内。再如,若想使地图印刷用户成为CTP或DI设备的买主,供货商就不得不需要为他们考虑比一般用户更多的技术指标和参数。除了价格问题和诸如选择热敏激光还是紫激光成像、选择多大幅面、选择何种印版等问题外,还必须特别考虑数据存储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因为地图数据往往数量很大),组版平台对于地图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因为用于发排的地图数据是由专用地图出版软件转换而来的),尤其是与地图数据的兼容性和与用户原有硬件的整合关系,还有打样方法和系统的确定,打样和制版使用的是不是同一个RIP等。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光靠商家的产品宣传和简单的短期培训,就让地图行业的用户自行做出诸多方面的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地图出版用户对新技术的需求力不强      这里所讲的需求力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需求能力,二是指需求渴望的程度。      1.用户难以应对变化无穷的新技术发展      印刷新技术高速发展,新产品不断推出,如此迅猛的发展进程,使得地图出版用户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信息、知识和变化无暇应付和难以抉择,就在思量与考察之间,新的技术又被市场推了出来,这无疑又增加了他们关注与选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比如:正打算着手购买PageMaker 7.0为已有的6.5版本升级,Adobe公司就宣布停止PageMaker的升级研发而大力推出InDesign 2.0排版软件;正待对InDesign 2.0开始动心时,Abobe公司又轰轰烈烈地推出了功能齐全、协作流畅的集成化设计出版软件Adobe Creative Suite,它除了包含InDesign软件的最新版本InDesign CS外,还将Photoshop CS、Illustrator CS、GoLive CS及Acrobat 6.0专业版整合在一起,并带有一个全新文件管理功能的Version Cue软件;诸多新品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权衡和定夺。此外,地图数据本身以及专门的地图出版软件的特殊性,更加大了选择引进新技术的难度。目前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地图印刷出版技术似乎永远赶不上飞速发展的数字印刷出版技术。      2.地图出版数字技术开发不足      在地图印制研究领域中,对于地图印制的数字化问题,由于过多地注重以地图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地图领域中其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目的,如地图模式识别技术、地图数据库技术、数字制图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而忽视和削弱了地图出版本身可以拓展的技术发展空间。比如:目前由地图印制数字化,印前数据格式引发的问题较多,但现在已经研发和正在研发的地图制图与出版软件却仍很少考虑能直接生成PDF格式的地图数据文件;网上的地图,往往以TIFF或JPEG等图像格式进行交流和出版,即使一些较大的GIS商业软件能够实现网上地图的抓取功能,却比较麻烦,还需要靠浏览器厂家开放的数据解释插件或研制专门的软件接口程序对地图数据进行解释才行,这种失去了矢量性数据格式的地图,不仅大大限制了网上地图的使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网上地图的应用领域。而由此发展而来的地图远程打样、地图印刷出版自动化、地图网络出版乃至地图的泛网络出版等概念则与目前的地图出版更是相距甚远了。      3.尝试新技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地图生产行业对于印刷新技术往往也有着自己的观点:追求和尝试新技术的代价有可能使自己陷入更大的问题之中,而且较传统技术的难点和疑点更多、更棘手。下面举例说明。      (1)投资CTP系统意味着更高的工作效率、更短的运作周期、更好的印版和印品质量,但必须有可靠的数码打样为前提,而且又必须解决RIP问题和进行严格的色彩管理。色彩管理系统对印刷品的色彩再现虽比较可靠,但无论是在印前领域还是在印刷领域进行色彩管理,其过程都非常复杂,而且费时又费力。      (2)数字化工作流程必然是今后发展方向,市面上也已经有了许多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如爱克发的Apogee、克里奥的Prinergy、网屏的TrueFlow等,虽然它们都支持工作传票(Job Ticket),但却都是独立的工作传票,各行其是,互不兼容,该选择哪个好呢?CIP4提出的JDF虽然能更开放、更明确地定义工作传票,进而整合印刷供应链,但目前印前的核心—RIP和拼大版软件不一定都能支持JDF(如海德堡、爱克发和网屏都有自己的拼大版软件),如此漫长的JDF之路怎么走?      (3)CTP技术有太多的问题难以搞明白:紫激光技术和热敏技术哪个更适合?CTP的潜在成本到底为多少?除了版材成本外,还有CTP激光头的寿命和成本、机械维修成本等问题,而且,供货商计算成本的方法永远与实际有距离,这个距离到底多大?无水印刷的DI印刷机印前准备时间短、色彩平衡速度快、印刷过程稳定、浪费少,还不污染环境,但这种系统和印刷所带来的利益与支付的成本能抵消吗?   转载自:地理信息系统世界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