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标准法规 > 行业标准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2)

2006/7/13 0:00:00 人评论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2

■ 中国印刷总公司 廉洁

(接上文)

三、正确应用检查条件、科学评价产品质量

CYT5新标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质量要求与检验条件和方法。正确理解了质量要求后还要会用检查条件和方法。两部分内容是统一的,要在理解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检查条件和方法,科学地评价产品质量。

1.产品质量的内涵。产品的ISO术语解释为活动或过程的结果,质量解释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和。其解释非常原则,但是高度概括了产品质量是通过活动达到和满足社会要求的本质。印刷品的范围很宽,不同的印刷品质量内涵不完全相同。以文字或数字为主的印刷品,其质量要求主要是准确性、易读性、墨色一致性等。CYT5是以图像为主的平版印刷品标准,因此,数百名印刷及相关业专家归纳并确定了阶调值、层次、套印、网点、K值、颜色、外观等指标作为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的指标。有人将印刷品质量解释为:印刷品的各项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个综合效果就是指图像的阶调复制、层次复制、颜色复制、版面干净、文图规范正确等。评价产品质量应以上述内容为据。

2.要正确配备产品质量检验的条件,理解检验的形式,学会使用检验的仪器或工具。按照标准所提供的检验方法和要求进行检验和评价。要按附录A(反射密度计)、附录B(网点增大值的计算方法)、附录C(相对反差值的计算方法)、附录D(测控条)所提示的规范、要求、原理、方法对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控制、检验和评价,要正确理解标准检验的含义和要求。在认识正确和统一的基础上,认真实施。

3.在正确理解标准内容和检验方法的基础上,产品质量的检验与评价应以科学技术为主,整体综合评价相辅。如何鉴定印刷产品质量,严格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客户和产品使用者,是以各自阅历、爱好进行检验,一般主观的成分偏多;对于设计者、出版者和广大印制工作者、质量检验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应以标准内容的要求为据,从设计加工、物质条件、工艺技术、质量参数、外观特征、文图规范、出版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检验和评价,总的要求是既要达到或高于标准的各项指标,又要有良好的整体综合效果,满足客户的需求,质量上达到要求。

4.彩色印刷品应该评价哪些指标,如何评价,既存在理论问题,也有方法问题。《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95期刊登的论彩色印刷品质量的评价一文中提出的彩色印刷品质量评价的十个项目,阅读后没有查到根据。从阶调复制用到默里-戴维斯(Murray—Davies)公式(附录B)和在此公式有所发展的尼拉-尼尔森(YuleNielsen)公式以及在彩色复制用到的纽轮堡(Neugebauer)公式等均未涉及平均值这个概念。

①“实地密度以黄、品、青、黑四个色的实地密度Di的平均值,作为评价项目的实地密度值。即:D=(DcDmDyDk)/4”。这种提法不知根据和用意。实际实地密度Dy是用紫蓝滤色片(柯达47B);Dm是用绿滤色片(柯达58);Dc是用红滤色片(柯达25)测出的。DyDmDc各吸收可见光三原色的蓝、绿、红,如果密度足够的话,没有反射光就能叠加成黑色。由于平版印刷的局限性,达不到足够的黑度,因此再加黑版进行补偿,以满足图像阶调复制的需要。黑实地密度是用浅橙滤色片(柯达106)测出的。黑是吸收所有可见光的结果,与黄、品、青叠加生成的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四个色的实地密度是由四种不同的滤色片测出的,四个滤色片的透光光谱范围,透光量都不同,各有各的作用,不存在平均值问题;DyDmDcDk四色实地密度的平均值小于四色实地密度的叠加值,如Dy1.0Dm1.4Dc1.5Dk1.7其平均值为1.4,实际常规条件叠加后的有效密度为1.8左右;四色的实地密度不变,改变一下印刷色序,如最后印黄改为最先印黄,其四色叠加的有效密度也不同,但数学平均值还是相同的。因此实地密度平均值的概念既没理论根据,又与实际不符,更不能作为评价产品质量的项目。

②“阶调误差:阶调应理解为在一定的亮度范围内层次的状况。影响阶调复制的原因很多,但阶调误差如何理解没有查到根据。原文解释是用网点梯尺与印刷品相对的网点面积差划出的特性曲线,两者的差为阶调误差,这样解释在概念上就值得研究,应为网点增大值,不是阶调误差。按平版胶印的特点,印刷时网点适当增大是正确的,适当增大网点才能印实,不增大倒是错误的,因此理想的印刷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一条曲线。不同的印刷适性条件、不同的印刷色序、不同的网线数、不同的网点形状、不同的色版曲线也不同。因此,TE(TEcTEmTEy TEk)/4的提法既没有意义,也没有根据。

③“网点不实度:客观地讲,产生网点不实的原因很多。如版材性能不良,晒版操作不规范,纸张和油墨性能有缺欠,橡皮布老化,场房环境不适(温度低等),给水量、给墨量、印刷压力不匹配、操作不妥等。网点不实度只提到网点掉点和发虚,实际还包括网点面积的缩小、网点空心、网点变浅、网点畸形、网点发虚等现象,这些很难定量判断。真正的掉网点实践中并不多见,比较多的是网点残缺,此时用网点的积分密度控制是可行的,在制定和修订标准时都没涉及该指标,是以控制实地密度值、最小网点来齐面积、网点增大值。相对反差来综合控制全阶调复制曲线,间接控制网点实度,因为网点的实与不实直接影响图像复制的各项指标。因此文章提出的只有在50%网点处理观察打分的方法可行性、准确性值得研究。

④“50%网点扩大率:标准用的网点增大值,附录B提示是用默里一戴维斯公式。文章指用鲁纳尔测控条50%网点面积处细网密度与粗网密度之差进行的。该种方法有三个特定的含义:一是指6O线/厘米(或指150线/英寸),如果产品线数变化,其增大值要进行换算。(见表l);

1不同网线线数网点增大值增减表

┌─────┬───┐
线数/厘米增减值

├─────┼───┤
│40        │-1/3  │
├─────┼───┤
│48        │-1/5  │
├─────┼───┤
│54        │-1/6  │
├─────┼───┤
│60        │
基准
  │
├─────┼───┤
│70
   
│+1/6  │
├─────┼───┤
│90        │+1/2  │
├─────┼───┤
│100       │+2/3  │
├─────┼───┤
│120       │+1    │
└─────┴───┘

二是指特定结构,不同形状50%网点边缘长度的总长并不同,测出的积分密度不同,网点增大值不同;三是指50%网点面积处的绝对值,其他部位的网点增大值均小于5O%网点面积处。不同的印版测出细网点与粗网点的积分密度是不同的,因此网点增大值也是不同的,操作时必须分版控制,而且必须都达到标准的要求。如其中三个版是合格的,一个色版超标或增大值不够,其平均值在控制范围内,实际产品会造成偏色或缺色,因此网点增大值不存在DG(DGcDGmDGyDGk)/4的平均关系。

⑤“相对反差值(K:主要控制中间调至暗调的指标,也是控制全阶调的指标。理论上讲,如果实地密度、最小网点、网点增大值都控制好,K值也是适合的。需要指出的是各版的实地密度差别很大,因此各色的K值差别也较大。各色有各自的作用,相互间存在补偿关系,但是不存在K (KcKmKyKk)/4的平均关系。如黄版在制版时采用了底色去除,再加上其实地密度较小,K值偏小是正常的;黑版如果采用短(绝大多数是短调)调,在图像的暗调有底色增益的作用,K值偏大是需要的,因此标准不仅给出的精细产品与一般产品的K值不同,而且同一类产品的黄版与品、青、黑版K值也不同。

上述内容是用特定已知面积的几何图形的测控条(网点、阴阳网点、直线、折线、放射线等)进行测试,并通过计算得出数据与标准中给的数据进行比较,对版心内的图像质量间接进行控制,通过对测试条的分析,来判断版内的质量,正常情况下两者是统一的,测控条合格(必须在相同条件下操作),产品也应该是合格的;如果测控条合格,而产品质量不合格或不理想,就必须找出原因给予解决,测控条只是参照物。

⑥“三次色的有色度:这种提法不知出处和用意,从原文解译好像是灰平衡问题。灰平衡印刷术语定义为黄、品红、青三原色版技不同网点面积配比在印刷中生成中性灰。从定义看叫印刷灰平衡更易理解。它是衡量分色加网和彩色印刷是否正确的一种尺度,是复制全过程进行数据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共同遵守和实施的原则。由于平版印刷的局限性,中间调到暗调印刷灰平衡实施有困难,因此由一定阶调的黑版进行补偿。该文讲理想的中性灰色密度,若用密度仪上RGB三滤色片测量,其密度应相等,不知如何解释。从色彩学解释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感受是不同的。各色版的密度又是用不同的滤色片测量,能得到相等的密度吗?实践是在常规的条件下,各色的实地密度黄1O,品红14,青15,黑17叠加后可得到出中性灰色。需要指出,印刷适性、印刷色序等因素对印刷灰平衡有很大影响,要正确理解,认真实施印刷灰平衡。

⑦“色偏率、带灰率、色效率:这三个指标是检查油墨性能(原色色相)用的。测出后,根据色偏、带灰的量在分色加网时进行相应的校正,以适应印刷灰平衡的实施。不同厂商的油墨,相同厂商不同色相的油墨,其色偏、带灰和色效率肯定不一样,因此稳定原材料(油墨)的供应对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

色偏是指某种原色墨内,含有另一种原色墨的色料,含的越多,色偏越大;带灰是指某种原色墨内,含有另外两种原色墨的色料,而且含量相近,某种油墨本身就产生了灰色成分;如果某种原色墨内,含有另两种原色墨的色料,而且含量不等,则该种油墨既存在带灰,又存在色偏。一般的情况下,色偏、带灰大,其色效率就低,否则色效率就高。因此,希望油墨的色偏、带灰越小越好,色效率越高越好。某种原色油墨的三个指标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是不同原色的油墨却不存在色偏HE(HEcHEmHEy)/3G(GcGm Gy)/3、色效率η(ηcηmηy/3平均值的关系,最好不用油墨(色相)的三个指标直接评价印刷产品的质量。如某个产品颜色偏离或灰暗,首先从制版、印刷等方面分析原因,不能说是油墨的色偏或带灰造成的。

⑧“叠色率:是检查印刷墨层厚度和油墨不透明度的指标。其叠色率与油墨的不透明度、印刷墨层厚度和印刷色序有关。海德堡新闻周刊19764期中提供了Fi{D(1+2)-D1/D2}×100%的公式,叠色的墨色越多,计算越复杂,但是没有见过印刷品的平均叠色率F=F(12)F(l2+3)/2公式,也不知其作用,更不能直接评价印刷产品的质量。

总之,要正确的评价产品质量,应该是在正确理解产品质量的内涵、掌握检验条件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要有根有据,简便可行,符合实际。

四、需要研究并要妥善处理的几个问题

在制定和修订标准的过程中,专家和印刷同仁对产品清晰度、产品同批同色度、产品光泽度及文字等指标的看法不完全统一,为此,从实际出发做点说明,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必要的。

1.清晰度:清晰度是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制版过程中,很早就引起重视:在照相制版时,采用虚蒙版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电子分色制版时,采用USM量(细微层次反差,主光孔与虚光孔配比)来调节图像的清晰度;DTP(桌面制版系统)技术中,采用数字锐化来调节图像清晰度。近年来某些软件又增加陷印技术功能来补偿图像细微层次;再加之印刷适性条件的改善,对提高图像复制的清晰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同的产品对清晰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如以墨为主的国画复制与一般的摄影作品复制就不同)。而原稿质量、缩放倍率。网线粗细、印刷适性条件、产品幅面大小等都与产品清晰度有关。如果增加清晰度指标,目前也只能作定性要求,判断相当困难,为此标准设定该项指标,而是先从加强制版,创造条件,合理控制和规范管理人手,妥善解决好清晰度问题。

2.同批同色度:从要求讲,同批产品的色调应该是相同的。1987年发布的《装演印刷品》国家标准,有同色密度偏差指标。包装装演印刷品不仅要求同批同色,而且同一商标不是同批印刷也应同色。其他彩色印刷品一般是以叠色为主,专色很少用。目前印刷品质量还是以外观特征的综合效果来判断,一方面其他彩色印刷品同批同色的要求没有商标装演产品规范,产品中的代表性不明显,参照色不易确定;另一方面,目前的测试仪器还不够普及,也不够规范,如色差计、分光光度计等用的光源、测试视场角、测试面积、测试环境还不统一;再加上商标装潢印刷品适性条件是统一的,而其他彩色印刷品的印刷适性条件就不够统一,因此也会影响颜色的不够统一。如统一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租型的中小学课本,由于各地印刷适性条件的不同,同一种书印出的颜色会有区别,此时只能以标准要求进行综合评价。为此同批同色度指标未定入标准之中。但是,要求印制单位严格操作,规范掌握,尽可能的一致。

3.光泽度:图像产品的光泽度可影响颜色的饱和度、对比度和清晰度,是彩色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受纸张、油墨、印刷工艺、操作环境等综合因素制约。以图像为主的彩色印刷品,印刷适性条件(主要是纸张和油墨)好,操作合理,墨层结膜性好,镜反射力强,则图像光泽性就好,颜色饱和度高。包装装满印刷品和书刊封面等希望光泽性相对大为好,有时需要进行辅助性的覆膜或上光来强化,但是书刊的正文或某些图像印刷品(如图画),不一定是光泽度强为好,而是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质来确定。有的画册选用涂料纸,有的则选用无光涂料纸,以文为主的产品如果选择光泽强的涂料纸印刷,产品光泽性虽然强了,但阅读起来很不舒适。实际上,不同的产品对光泽度的要求不同,目前条件还没有适合的仪器进行测试,很难定量表达,因此,标准也没收入光泽度指标,但是需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有关的问题。

4.文字问题:文字复制也涉及到全过程,要从工艺设计、字的选择、输出密度(D2.5以上)、合理拼版、规范晒版、严格印刷等方面全面控制。不仅达到标准要求的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而且要求版面干净、墨色均匀。文字不能缺笔断划、不能糊瞎、易于阅读。

需要指出,CYT13《胶印书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中的4.3.l关于密度的要求,是引用的CYT4(凸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冲4.2.1亚的内容,由于从凸印改换为平印,原理上发生变化,字的大小从字号改换为字级大小,因此的密度已不适用,其他相关要求可作参考。

质量是个战略问题,产品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要发展经济,提高效益,产品质量是关键。因此要提高认识、正确理解、积极贯彻标准。提倡并推行文件化、标准化管理。加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减少对事后检查的依赖性。按照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要求认真管理,是企业领导和所有从事质量工作的职工必须重视的大事。修订标准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标准的每项内容都涵盖着各自范围及相关范围,但是标准定义和数据均是直接给的结果,定义没有深人解释,数据也没有演化过程,这样给一般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执行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正确理解标准的内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贯彻实施,努力把我国印刷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标准涉及的内容很宽,敬请同仁指正。

摘自:《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0/5

相关资讯

  • 7项印刷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7年第32号国家标准发布公告,其中批准发布印刷领域国家标准7项,包括基础通用类标准2项,产品检验类标准5项。具体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时间如下: 1、GB/T 9851.9-2017《印刷技术术语第9部分:书刊印刷术语》,2018年7月1日…

    2018/7/9 12:32:36
  • 《快递封装用品》等291项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开局之际,批准发布了291项国家标准,涉及产品质量提升、百姓消费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方面。其中,新修订发布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倡导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对原…

    2018/7/9 12:29:30
  • 这些造纸装备入选新版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指导目录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做强中国装备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首台(套)推广应用,根据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2018年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装函[2018]47号”文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

    2018/7/9 12:25:50
  • 美国对中国塑料装饰丝带发起“双反”调查

    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上述调查是基于美国Berwickoffray公司去年12月提出的申诉发起的。该公司指控从中国进口的上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倾销幅度为74.34%至370.04%,同时指控中国相关生产商和出口商接受了不公正的政府补贴。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2018/7/9 12:19:27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